顏美惠
原文連結
台灣智能機器人科技及工研院,29日於內科創新育成基地t.Hub,舉辦「機器人結合5G AIoT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巡檢與維護」觀摩研討會,同場並展出戶外巡檢機器人、天軌式巡檢機器人、移動式攝影及AI工安辨識系統、礙掃機器人大型高負載UAV等多項機器人產品,為關鍵基礎設施巡檢維運平台的構建,擘劃未來發展的前景。吸引許多國營事業、大型公民營企業高階主管前來取經與會出席。
研討會的議題,談及台灣因缺乏天然資源,全球供應鏈變動、台商回流、外商布局台灣等,使得資源的需求變殷切。但許多基礎設施維運面臨產業常態缺工及高工資,以及面對全球暖化之新科技投資的不足,使得關鍵基礎設施的韌性(Resilience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與否遂演變成了國安問題。機器人能在困厄及危險環境中重複執行人所不能及的任務,尤其結合5G AIoT技術,可預兆診斷、逐級告警,能防微於杜漸。大型公民營企業,例如電力、半導體、面板、鋼鐵、石化、公眾及交通等產業,擁有眾多關鍵基礎設施及資產,如能先導運用機器人以補足適足人力,除可降低工安事故,提升人安、物安,亦可提升關鍵基礎設施韌性及穩定性。
工業局局長連錦漳在致詞時,談及從ESG及國家永續發展的觀點來著眼,倘在資本門投資能考量多利用機器人科技結合5G AIoT來構建維運平台,長期而言將會帶來經常門費用、人事費用的節省,更能提升營運效率及國家安全。公部門或可以率先來作為表率。
現場觀摩展示的機器人,涵蓋多樣態複合的巡檢機器人組合,以及豐富的酬載應用,包括光學攝像、熱成像、聲學、氣體等感知偵測,以及AI工安辨識、儀錶讀值、溫度異常、異音偵檢、有毒揮發氣體及微塵巡檢等應用。全面發展對人、對設備的關照。其中戶外巡檢機器人及AI讀錶,已應用於台電變電所巡檢;天軌式機器人採電池動力,具高度的換軌變化彈性,鎖定長隧道或電業的地下洞道、變電站、半導體廠、面板廠等廣布設備、電纜、管線區域的巡檢;UAV礙掃機器人替代目前以直升機或人力的高壓鐵塔礙子清洗,長期亦鎖定海上風機巡檢;移動式攝影機結合AI工安辨識,則應用在職安保命條款下轄所規範的工安偵測項目偵測,在危害潛在階段即提出告警,避免危害發生。
而過去機器人運用在工業環境已廣為週知,但事實上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FR統計,這兩年服務型機器人產值已經超越工業用機器人。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研究員張家輔表示:「專業用服務型機器人中,又以巡檢機器人領域在未來10年,每年年複合成長30.9%最為驚人。」顯見巡檢機器人商機潛力無限。
台灣智能機器人科技總經理黃國聰表示:「公司一直聚焦在巡檢維護的專業服務型機器人產品及技術,希望本次研討會能共同協力官、產、學、研等單位,為關鍵基礎設施巡檢維運平台構建與發展,奠定發展的基石並促成關鍵基礎建設韌性提升,增進國家永續經營的目標與能力。」
由於近年全球重大資安事件頻傳,而關鍵基礎設施巡檢機器人的維運又關乎國家安全課題。因而本次在經濟部工業局協助之下,串起台灣機器人的供應鏈,打造沒有資安疑慮的多樣態巡檢機器人,推動加速各式機器人落地實證,有機會在全球快速發展的巡檢機器人領域讓台灣業者取得關鍵的商機。